【香港法院链上惩罚通知】:首次向非法钱包发送

近日,有消息称香港法院现在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向匿名的非法钱包地址所有者发送代币化的法律通知书。这一创新举措确实比较新颖,香港政府还是可以的。

据Aiying艾盈了解看到的一份法院禁令显示,两个波场(Tron)钱包地址收到了代币化的法律通知,要求冻结其资产。与美国和英国等司法管辖区此前的案例不同,香港的做法防止了被告以”不知情”为由进行辩护。

如果在收到通知后仍然进行交易,就会构成刑事犯罪。考虑到中心化交易所在反洗钱和”KYT”方面的法定义务,它们很可能会避免与这些钱包打交道。

传统的法律文书送达通常需要当面交付,某些司法管辖区也允许通过挂号信、电子邮件或传真等方式。而在无法找到收件人的情况下,通知书则会在报纸或网络上公布。Aiying艾盈了解在此之前,按照现有程序要求向钱包持有人送达法院文件一直是一大难题,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起案件中,法院禁令允许在受害人被网络诈骗骗走的265万USDT周围设置数字警戒线。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币化的法院命令送达嫌疑人钱包时,他们已经转移了一部分资产到交易所。目前,这些钱包中还剩下约100万USDT。对于剩余资金的去向,目前还没不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波场是相对非法交易比较多的公链之一,2023年它就占了近一半的非法交易量。除了波场,提供这项技术方案的MacroSystems还在以太坊、Polygon等其他网络上进行了技术测试。Joshua Chu认为,从理论上讲,比特币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继续开发相关技术,扩展到更多网络。

当下很多受害者的维权意识普遍还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了解不多。以香港最大的加密货币诈骗案JPEX为例,数千名受害者至今尚未就自己的损失采取法律行动。

根据在线法律诉讼档案D-law的记录,自2023年以来,香港已经对区块链地址仅发出了四份法院命令。

区块链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仍然是小众的,许多法律从业者、法官和机构对其运作机制、优势和实际实施了解不多,减缓了推广速度。空投NFT或代币化文件需要专业技术和投入,只有在涉及匿名性或跨境等因素导致传统方法不可行时,这种做法的复杂性才显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