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邹传伟:香港何以争取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地位

专访 | 邹传伟:香港何以争取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地位

【香港经济导报网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港府持续在虚拟资产领域发力。2022年10月发表的《关于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彰显了香港争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地位的决心。从全球视野来看,目前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发展如何?若香港想在全球虚拟资产领域占有重要席次、争取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又该如何发力?

对此,香港经济导报专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前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邹传伟。

 

您如何定义虚拟资产,虚拟资产具体包含哪些概念?

邹传伟:虚拟资产概念来自反洗钱领域。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将虚拟资产定义为“价值的数字表示,可以进行数字交易或转移,并可用于支付或投资目的”。

从香港来看,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经过修订后,就虚拟资产活动制定全而平衡的监管框架以保障投资者,其中,也有对虚拟资产的定义。2023年6月,香港证监会发布《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运营者的指引》。香港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是双重持牌制度。

从国际来看,我认为更准确叫法是数字资产。港元稳定币、代币化证券和代币化投资产品背后都有真实资产,不是“虚拟的”。从美国、欧盟和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的讨论来看,数字资产包括数字货币、证券和其他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加密资产。事实上,现在数字资产、数字货币、加密资产大框架下如何细分是没有定论的,都属于代币化的价值形态,区别在价值来源方面。

 

从全球视角来看,香港的虚拟资产发展现状是领先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2021年正式开始研究零售级别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并在同年6月推出了数字港币项目。在数字港币领域,香港的工作在全球是非常前沿的,这显示了金管局的创新意识和强大的技术能力。数字港币包括了批发场景、零售场景和跨境场景三个方面。特别是在跨境场景,香港金管局是全球领先的。2019年,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启动了“Inthanon-LionRock”项目,研究CBDC在跨国支付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多边CBDC桥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国际清算银行认可,并向G20推荐。国际清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多个多边CBDC桥试验项目。

金管局还推出了港元稳定币沙盒计划,允许持有人在区块链上拥有具有稳定价值的代币,以减少市场亏损和碎片化,提高整个市场的交易效率。

香港证监会于去年六月建立了全新的双重牌照制度,主要包括1、4、7和9号牌照,目前1号和7号牌照的持牌机构已有四家。从交易量来看,香港证监会对用户开户的限制非常严格,对于零售用户开放的交易品种也非常有限。

在代币化证券领域,金管局推动了绿色债券代币化,几家商业银行推出了数字化票据;在代币化投资产品领域,汇丰在香港推出了“汇丰黄金代币”。去年九月,太极资本宣布推出PRINCE代币(PRINCE Token),这是香港首个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房地产基金证券型代币发行(STO)。

 

香港正以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行动争夺全球加密金融中心和虚拟资产中心。

虚拟资产对于社经发展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毫无疑问,数字港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态,如果数字港币推行成功的话,对港元的国际地位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有裨益,并且这是直接和实体经济相关的。

没有真实资产作为发行储备的加密资产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交易,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投机型的,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不参与生产性活动,对整个社会主要是财富再分配效应。但不能完全否认投机,因为投机是源自于人性的需求;区块链技术创新受投机活动驱动;一些区块链网络和系统在起步阶段离不开投机的驱动。同时,也要意识到,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投机容易造成高杠杆、不受限的风险承担以及欺诈等问题。

代币化证券、代币化投资产品和实体经济联系更紧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许多存量的金融资产,进入代币化后,能加速交易、清算和结算效率,有利改善金融体系和助力实体经济。

 

虚拟资产本质上也是属于金融业,规避风险极为重要。2023年9月,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JPEX被调查,涉案13亿港元。随后,香港证监会也公布了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我认为,现阶段香港应该如何加强对虚拟资产的监管:

JPEX事件发生在一年过渡期间,加密资产市场跑的是很快的,一年之内是可以发生很多事情的。不过随着今年6月1日过渡期结束,将来是有很少机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现阶段,我认为香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

第一,打击透过非持牌机构进行的加密资产活动,否则持牌机构无法与非持牌机构竞争,也会对香港造成金融风险。

第二,有需要把场外交易活动纳入监管,场外交易要依照“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来监管。不管是反洗钱还是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来说,监理标准都是需要拉齐的,不然持牌机构就是吃亏的局面。

第三,掌握好监管尺度,不能“水至清则无鱼”,让持牌机构有合理收益,能覆盖创新和合规成本。

第四,从交易平台、交易品种和用户群(专业投资者或零售投资者)等角度平衡好如何既满足一部分人的交易和投机需求,又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不让过多社会资源“脱实向虚”。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未来香港若想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该如何发力,可以更聚焦在哪些方向?

邹传伟:从数字港元来说,香港金管局已经做得挺不错的。 下一步,在零售场景使用上,要讨论和八达通等支付工具进行结合,让市场化机构在中间发挥更大的作用;批发场景与代币化证券和投资产品配合,升级证券市场基础设施。 在跨国场景方面,多边CBDC值得加快前进。

在港元稳定币方面,要对外来的稳定币(如美元稳定币)做好属地注册和属地监管,以便让合规的港元稳定币有市场空间,这又和虚拟资产交易所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为稳定币早期主要应用场景是虚拟资产交易。

在虚拟资产交易所建设上,要探索适合香港的交易品种进入标准。 首先,可以适当放宽零售投资者买卖的“合资格的大型虚拟资产”的标准。“合资格的大型虚拟资产”指的是获纳入由至少两个独立指数提供者所推出的至少两个“获接纳的指数”中的虚拟资产,但指数提供者属于非持牌机构。 其次,非证券型代币具有至少12个月历史记录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否则,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只有交易其他地方已经产生的资产,而这些地方很大可能是不合规的离岸交易所。

香港可以尽快推出比特币现货ETF。 美国已经推出比特币现货ETF了,证明风险也是可控的。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和思考,那就是南下资金和在港内资能不能投资比特币现货ETF? 这个问题需要与内地金融监理部门讨论。

代币化证券和投资产品主要满足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第一,发行者融资需求;第二,投资者变现需求;第三,投资者投资配置需求;第四,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每类核心需求针对的问题很不一样,发展策略和监理措施也不一样。 港府需要明确四大核心需求最先关注哪一个? 代币化发展,不管对于发行人还是中介机构来说,打通合规和技术环节成本很高,所产生的收益能否覆盖成本是个问题,这需要市场机构和香港证监会进行磨合。 这个方向有一片蓝海,如果能跑通的话,对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大为有益的,将成增量交易品种。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