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脑学会:以数码港元结算代币化资产

香港电脑学会:以数码港元结算代币化资产

香港要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需要不断进步,数字经济和Web3.0如流卷至,其中,数码港元与稳定币的监管成为市场热议。 2023年10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出台了《「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一阶段报告》,12月则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合作,发布了稳定币法规公众咨询文件。

回望香港的数字支付发展史,从25年前引领世界的八达通,到无处不在的信用卡支付,再到近年来因消费券而火速普及的二维码支付,选择多如繁星。面对支付方式选择繁多的市场,政府推出的数码港元究竟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吗?

数码港元拥抱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概念,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系统架构支撑下,展现了三大特色:可编程性、代币化和即时交收。这不仅为支付创新奠定了基石,更是推动香港成为Web3.0生态圈重要一员的关键,且对于商户的资金流动管理提供了实质帮助。

金管局《「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一阶段报告》,在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等范畴,着眼于满足当下的支付需求,而代币化存款、Web3.0交易结算、代币化资产结算等三项,曾有论者认为「离地」,笔者则认为是金管局的超前部署,而且正好对应证监会关于代币化资产的监管政策,为预备迎接Web3.0时代的到来铺路。

在2023年11月2日,证监会发布了两份通函,分别为《关于代币化证监会认可投资产品的通函》及《关于中介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证监会认为,代币化证券本质上仍是传统金融工具,只是加上「以代币化作为包装」,例如代币化债券,实际上仍是债券。因此,除须遵守适用于传统证券的现行法律和监管要求外,亦须遵守额外的监管要求,以应对代币化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特有的新风险,特别是技术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所有权风险。

随着市场对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和类似项目的兴趣日益增加,「通函」对于代币化证券和投资产品相关活动的监管要求和期望提供了及时的指引,同时也为代币化认可产品的发售开了绿灯,提供了Web3.0市场的正面发展。数码港元计划正正可以为代币化证券和资产,充当对应的交收工具。

在代币化资产结算的测试计划中,金融科技公司ARTA-Emali测试使用模拟数码港元,作为认购基金的原子化结算,以及通过使用智能合约,直通整合上下游中介机构例如分销机构、基金经理、基金管理员等的运营流程。当投资者下单认购基金后,他们的数码港元,就会首先被托管到智能合约下的金库(Vault)中。只有当基金经理将代币化基金交付给投资者时,数码港元才会释放给基金经理。在这种银货两讫(DvP)模式下,基金经理知道并有信心投资者已经预付了资金,也就有动机尽快完成交易,以便接收投资者的资金。这种直通式原子化结算方式,可以减少运营负担,同时,投资者享受更快的交易执行,并更及时进入市场,例如认购代币化债券时,可以使他们额外早一天获得利息收入。

其实在证监会发出关于代币化证券的通函后,市场上已经陆续推出各款代币化产品。例如代币化债券方面,除去年2月,香港政府率先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去年6月,上市公司中国讯息科技( 08178 )也发行了代币化债券,并且是全球首只应用数码拥有权代币标准(DOT Standard)。今年1月,中资广发证券( 01776 )的香港子公司,成功地在以太坊上发行了首批代币化债券,总额1亿美元。今年2月初瑞银集团推出了香港首只代币化认股证,用的是瑞银内部的代币化服务供应商UBSTokenize的链上发行框架。至于代币化基金,今年1月,中资嘉实资产管理推出了一只固定收益的代币化基金,专门投资于评级较高的美国债券,这是首个由中资机构推出的代币化基金。虽然这只基金限制给专业投资者,但是基金经理已经向证监会申请,推出供散户认购的代币化基金。

可以预见,随着监管机构对代币化证券的方向和监管明朗化之后,各方发行人都在积极准备推出代币化产品。而要凸显代币化产品的优势,在交收、结算和营运上,合理地交易双方都会使用数字货币。为免市场需要落在流通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上面,香港政府推行数码港元是应有之义,这样才能更好发展香港成为Web3.0枢纽,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文章作者:香港电脑学会金融科技专家小组执行委员会成员陈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