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6月1日起,香港正式实施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该制度旨在通过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简称VASP)进行监管,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安全。针对已经在运营的非持牌平台,香港证监会(SFC)设定了一年的过渡期,允许这些平台在此期间继续运营,但必须在2024年5月31日前申请并获得牌照。
然而,尽管过渡期已于2024年5月31日结束,但实际情况显示,一些非持牌平台依然能够继续运营并提供交易服务。财新网记者在2024年6月26日的实测发现,通过香港身份证注册的非持牌平台依然可以使用存量资金进行交易。
以币安(Binance)为例
币安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但在香港并未申请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VASP牌照)。根据实测,尽管币安在其应用程序中弹出提示,声明“本APP上的产品和服务并不适用于香港居民”,但以香港身份证注册的账户依然可以登录并进行交易。
登录和交易功能未受阻
尽管系统弹窗提示香港居民不适用,但实际上,用户仍然可以正常登录账户。登录后,用户能够继续使用账户中的存量资金进行交易操作。
监管漏洞与执行挑战
这一现象暴露了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中的漏洞,即如何有效阻止非持牌平台为香港居民提供服务。监管机构可能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技术手段或法律手段,确保发牌制度的有效执行。
合规与市场规范化
币安等大型平台未能在香港获得牌照,反映了平台在合规性上的不足。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持牌平台进行交易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避免因平台不合规带来的风险。